11 月 11 日消息,据科技媒体 Windows Central 今天报道,微软是 OpenAI 的最大股东,持有约 130 亿美元(IT之家注:现汇率约合 925.64 亿元人民币)股份,不过各大投资者们一直对这种合作关系心存疑虑,认为当前大热的“AI 泡沫”可能接近破裂,且 OpenAI 的盈利模式仍不清晰。
过去几个月,微软与 OpenAI 的紧张关系达到了顶点,原因主要是 OpenAI 计划转型为营利性公司,避免被恶意收购或被外部势力干涉,不过有多方传闻称微软曾试图阻止 OpenAI 转型,以维护自身利益。
不过两家公司在最近签署了新“最终协议”,不仅延长合作时间还加入了新的条款,其中规定 OpenAI 不得单方面宣布实现 AGI(通用人工智能),必须经由独立专家小组验证。
同时根据新协议,即使 OpenAI 在 2030 年前实现 AGI,微软仍可以使用该公司的相关模型及产品(包括 AGI 以后的模型)的知识产权使用权,截至 2032 年。最重要的是,新协议规定微软可以独立或联合其它公司研发 AGI,等同于 OpenAI 直接把“AI 王国的钥匙”直接交给了微软。
签署协议以后,微软明显在 AI 领域加快脚步,该公司 AI 部门 CEO 苏莱曼表示,微软正在追求“超级智能”,但重点在于让 AI 服务于人类,这与他在今年早期的态度形成鲜明对比,当时苏莱曼称微软的自研模型落后 OpenAI 3-6 个月,且他们的策略是“紧追第二”。
熟悉两家公司的人士透露,微软在旧协议中被限制,在 2030 年前不得独立追求 AGI,以便 OpenAI 能持续领先,同时还能拿到微软的云计算资源。但如今这一限制已被解除,微软可以自己“单干”了。
不过苏莱曼强调,微软会持续保持开放的技术路线,并不会对特定模型产生“信仰”,他们的理念只有一条 —— 让产品好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