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视频背后的“豪赌”:消息称 OpenAI Sora 日均烧钱 1500 万美元

抖音秀 热点资讯 3

11 月 11 日消息,9 月 30 日,OpenAI 面向苹果 iOS 平台正式推出视频生成应用 Sora。尽管采用“仅限邀请”的封闭式发布策略,该应用仍于短短一周内实现惊人突破 —— 下载量突破 100 万次,迅速引发媒体热捧,并催生出海量荒诞内容:从虚构的安防监控视频、已故名人的“无端放屁”片段,到令人不安的居家购物频道广告。据 AppFigures 数据显示,至万圣节(10 月 31 日),Sora 下载量已攀升至 400 万次,日均生成数百万条 10 秒 AI 视频。

那么,OpenAI 究竟在这一“海量低智视频喷涌”上烧掉了多少钱?据《福布斯》估算并结合多位业内专家访谈,其年化成本或超 50 亿美元(注:现汇率约合 356.01 亿元人民币),即日均约 1500 万美元(现汇率约合 1.07 亿元人民币)。10 月 30 日,OpenAI Sora 项目负责人比尔・皮布尔斯(Bill Peebles)坦言:“目前的经济状况完全不可持续”。

OpenAI 拒绝向《福布斯》披露 Sora 的具体使用数据,亦未对其成本估算置评。

向大众无差别开放免费 Sora 视频生成,无疑是一记豪赌 —— 虽在科技界屡见不鲜,却仍显激进。OpenAI 正以巨额亏损为代价,抢占市场份额与用户心智,寄望于未来:随着使用规模扩大,单位成本将显著下降;待正式收费时,收入曲线则有望陡峭攀升。

美银证券(Mizuho)分析师劳埃德・沃尔姆斯利(Lloyd Walmsley,专注 Meta 与谷歌研究)指出:“这正是经典的互联网打法 —— 初期不纠结于成本,而重在构建用户基数与参与度;历史一再证明,企业总能找到路径将用户黏性转化为商业价值。”沃尔姆斯利强调:单位视频生成所需的 GPU 计算分钟数,将随技术进步呈指数级下降。视频模型推理成本有望于明年下降至当前 1/5,2027 年再降为届时的 1/3。

目前来看,这是一场贪婪的市场份额争夺,其目的大概是为该产品未来的激进商业化铺路。尽管 CEO 萨姆・奥尔特曼(Sam Altman)曾坦言,仅靠广告模式远不足以覆盖 Sora 当前的算力开销,但若结合广告与高价值专业用户(如电影导演、电视广告制作人)的高额付费,或可形成可持续商业模式。此外,免费 Sora 生成亦为 OpenAI 提供宝贵训练数据 —— 对于未选择退出的用户,其输入的文本提示词(text prompts)及对应生成视频,可反哺所有模型的迭代优化(当前视频数据极度稀缺且亟需人工标注)。此举或在未来改善公司盈利前景,或使其在模型训练上领先竞品。最后,与所有运营开支一样,Sora 的算力支出亦可作为税盾 —— 通过降低这家新近转为营利性实体的应税利润,从而节税增效。

然而,成本飙升速度之快已令 OpenAI 不得不调整策略。公司已明确表示,将很快大幅缩减免费 AI 视频生成额度。正如奥尔特曼在 10 月接受 Stratechery 专访时所言:“当前海量使用中,大量用户仅是制作搞笑梗图发送给三五好友 —— 而任何广告模式,都无法支撑这样一个世界的算力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