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等五部门:钢铁行业严禁新增产能,加快推动重点企业工业操作系统更新替代

抖音秀 热点资讯 3

9 月 22 日消息,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商务部、市场监管总局等五部门今日联合印发《钢铁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 年)》(以下简称《工作方案》)。

《工作方案》提出 2025—2026 年,钢铁行业增加值年均增长 4% 左右,经济效益企稳回升,市场供需更趋平衡,产业结构更加优化,有效供给能力不断增强,绿色低碳、数字化发展水平显著提升的总目标。

《工作方案》部署了 5 个方面工作举措:

  • 一是加强行业管理。通过联动实施产能减量置换、产量调控和实施钢铁行业分级分类管理,进一步管住增量、优化存量,倒逼落后低效产能退出,支持优势企业发展,促进行业供需平衡、优胜劣汰。

  • 二是强化产业科技创新。通过增强高端产品供给能力,着力补齐短板弱项;推进大宗产品质量升级和稳定原燃料供给,进一步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

  • 三是扩大有效投资。通过加快工艺设备更新改造、数字化转型、绿色低碳改造,推进主体设备大型化改造,先进电炉、特种冶炼等高端装备应用,长流程转型短流程,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和先进绿色、低碳工艺应用,促进行业转型升级。

  • 四是拓展市场需求。扩大钢结构在建筑、交通、基础设施等领域应用,激发释放消费潜力。

  • 五是深化开放合作。稳住外贸市场,提高国际化发展水平。

《工作方案》提到,落实《钢铁行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指南》,研究制定钢铁行业数字化转型水平评估标准,开展数字化转型评估诊断,培育数字化转型典型场景、标杆工厂、标杆企业。推动“人工智能 + 钢铁行业”发展,支持优势企业、科研院所、高校等建立数据资源节点,建设高质量数据集;加快推进工艺装备智能化适配性改造,以应用场景为牵引、通用大模型为底座、冶金机理为基础同步推进通用垂直大模型和场景小模型应用。加快推动钢铁行业重点企业工业操作系统更新替代。

《工作方案》提出,实施产能产量精准调控、推进钢铁企业分级分类管理,严禁新增产能,引导资源要素向优势企业集聚,通过产量调控促进优胜劣汰,实现供需动态平衡。专家表示,新方案确立的“设备更新”与“低碳转型”成为未来竞争的两大核心议题。根据方案,钢铁企业必须加速淘汰落后设备,尤其是老旧高炉、转炉等限制性生产装备。同时,方案明确要求,到 2025 年底,80% 以上的钢铁产能完成超低排放改造。

从工业和信息化部有关负责人解读中获悉,钢铁行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支柱型产业,对稳定工业增长,支撑经济平稳运行至关重要。近年来,钢铁行业持续下行,稳增长压力较大。

  • 一是钢材消费达峰,需求持续下降。房地产用钢需求短期难以回升,传统建筑用材需求减少,基础设施建设对需求贡献潜力降低,汽车、造船等制造业需求虽有所增长,但难以弥补传统建材减量。贸易摩擦多发频发,钢材直接出口不确定性增加。供给能力仍然处于高位,企业竞争进一步加剧。

  • 二是近年行业处于微利状态,企业经营压力不断加大。2024 年,钢铁行业利润 662.9 亿元,同比减少 42.6%,行业亏损面较大。今年 1-7 月,钢铁行业虽然实现利润 830.3 亿元,但行业稳增长的基础并不牢固。

  • 三是环保和双碳约束进一步趋紧,绿色低碳转型更趋紧迫。2025 年底前全国 80% 以上的钢铁产能将完成超低排放改造,今年也是钢铁行业纳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第一年。钢铁企业持续推进绿色低碳技术改造,以及后期运维均需要增加投入,带来较大资金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