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月 25 日消息,今日市场热议的《移动电源安全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新规》)显示,与旧标准相比,新国标在整机、线路板和电芯三大技术领域提出了数十项严苛改进,是“史上最严”充电宝安全标准。
对此,工信部锂离子电池及类似产品标准工作组(锂电标准化)今日下午向《科创板日报》回应称,《新规》目前并未定稿,预计在明年 2、3 月正式发布,具体时间未确定。“很多标准的具体内容以届时的官方内容为准。”
据IT之家此前报道,《移动电源安全技术规范》由工信部提出并归口,委托 SAC / TC588(全国电子产品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组织制定的强制性国家标准《移动电源安全技术规范》(计划号:20254993-Q-339)计划正式下达。项目周期 18 个月,计划完成时间 2026 年。
起草组相关单位、企业在标准制定过程中也开展多次试验验证工作,并反馈到各阶段草案和征求意见稿的制定中。验证试验由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王晓冬、杨旭东、李泽林、何鹏林、耿振峰、刘冉冉负责确定试验方案,在 2025 年 3 月 —2025 年 10 月期间,由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广州赛西标准检测研究院有限公司、惠州市德赛电池有限公司、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欣旺达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华为终端有限公司、TC588 标委会等电池生产企业和科研机构共同完成试验。
新规提到,移动电源本体上应标识建议安全使用年限,内容为“建议安全使用年限为 × 年”或采用如下标志:
除另有规定外,“× 年”由企业根据该型号产品特性自行确定,图中“5 年”仅为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