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月 24 日消息,据央视新闻报道,2025 国际人工智能科学家大会暨中关村两院智能科学系统成果发布会昨天(23 日)在北京举行。大会聚焦“AI 驱动科研创新”,来自国内外的多学科领域专家会聚一堂,共同探讨人工智能在未来科技发展中发挥的重要价值。
从报道获悉,聚焦“AI 科学家”核心主题,本届大会探讨 AI 从辅助科研,到智能科研“伙伴”的可能性。会上,“全球首个助力科研人才全流程培养的科研智能体系统”OmniScientist 正式发布。这个系统的目标是成为青年科学家成长道路上“不可或缺的共创伙伴”。
据介绍,该系统构建了一套贯穿科研全流程的智能支撑体系,已深度融入从文献调研、创意构思、实验设计到论文撰写的科研全流程,系统构建了从全球知名科学家到教师、科研人员的数字孪生智能体,可以陪伴青年科技工作者共同参与科研,给出启发和建议,并与学生共同成长。
北京中关村学院院长刘铁岩透露,人工智能可以查遍网上所有的文献,人工智能可以帮他们总结,同时人工智能还可以帮助同学们淬炼自己的观点。有可能会发现这个想法已经是非常陈旧的想法,只是同学们不知道,这些都对同学们提高自己的科研素养非常有帮助,让他们的知识面变得更宽阔,帮助他们找到解决未来问题的新的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