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月 23 日消息,据央视新闻从生态环境部获悉,截至目前,由生态环境部门直接组织监测的站点数量已突破 3.3 万个,我国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为生态环境筑牢安全屏障。
在“十四五”期间,我国构建起覆盖地表水、大气、土壤、噪声、海洋、生态等各类要素的“天空地海”一体化新一代监测网络,并向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方向迈进。
目前,在采样、送样、分析测试等关键环节,已实现全过程自动化操作。同时,“声音指纹”和“水质 DNA”等前沿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监测领域,能够精准识别生物物种,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环境评估提供了有力支撑。此外,高光谱、量子雷达等新技术的应用,使监测设备能够“看得更细、探得更远”。值得一提的是,整个监测网络对污染过程已实现小时级响应。
文章来源:
IT之家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23467321@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已特别标注为本站原创文章的,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