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月 16 日上午消息,今日举办的 2025 人工智能 + 大会上,图灵奖得主、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交叉信息研究院及人工智能学院院长姚期智指出,“在科学研究领域,AI for Science 正在快速兴起,科学前沿工作者如何把握发展态势,把 AI 与传统科技融合,是当前的重大课题。”
以 AI+ 量子计算为例,姚期智指出,AI 可以帮助量子物理学家构造量子纠错的解码器,进而为量子计算科学研究提供助益。他以 Google 量子芯片 Willow 实现指数级的量子纠错错误降低为例指出,这一技术极大地提升了量子计算的大规模可用性,在这背后,该芯片正是基于神经网络设计实现了一个专用于量子纠错的解码器,解决了这一问题。
在他看来,未来 AI 在解决量子计算的计算准确率、运算速度等方面,都将会有很多的助益。
文章来源:
IT之家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23467321@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已特别标注为本站原创文章的,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