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月 15 日消息,当地时间 11 月 13 日,英国《卫报》刊登了一则标题为《合成音乐蔓延,“AI 垃圾”登上公告牌和 Spotify 排行榜(AI slop tops Billboard and Spotify charts as synthetic music spreads)》的报道。其中提到,本周三首由人工智能生成的歌曲登上了全球音乐榜单,分别在 Spotify 和 Billboard(公告牌)榜单上取得了最高排名。
其中,Breaking Rust 乐队的《Walk My Walk》和《Livin’ on Borrowed Time》分别占据了 Spotify 美国“Viral 50”榜单的前两位,榜单每天更新,记录的是最具病毒性的歌曲。
与此同时,荷兰歌手 JW“Broken Veteran”的歌曲《We Say No, No, No to an Asylum Center》也在 Spotify 全球榜单上登顶。Breaking Rust 的其他歌曲也出现在全球榜单的前五名。
《Walk My Walk》中的一段歌词写道:“不喜欢我说话的人,就去踢石头吧。”报道认为,这句歌词似乎双关,向反对“AI 音乐”的人下了战书。
这首荷兰歌曲在登顶几天后突然从 Spotify 和 YouTube 上消失,Broken Veteran 的其他歌曲也遭遇了同样的情况。Spotify 向荷兰媒体 NU.nl表示,音乐的下架并非由公司决定,而是版权方操作的。Broken Veteran 对此表示不解,并称正在调查此事,期望很快恢复音乐上线。
在给《卫报》的邮件中,Broken Veteran 表示,他把 AI 视为另一种表达工具,“尤其对像我这样有话要说但没有传统音乐训练的人来说非常重要”,并补充说,这项技术“让音乐创作变得更加平民化”。他还指出,自己的歌曲“表达的是对政府政策的不满,而不是针对移民个体”。
《Walk My Walk》已经连续三周占据 Billboard“乡村数字歌曲销售”榜单的榜首,该榜主要衡量歌曲的下载和数字购买量。相比之下,Billboard 的“热门乡村歌曲”或“乡村专辑榜”影响力更大,衡量的标准也更加多样。
这些歌曲只是大量 AI 生成音乐中的一部分。报道提到,此类音乐迅速充斥了流媒体平台。流媒体平台 Deezer 最新发布的一项研究显示,每天有大约 50000 首 AI 生成的歌曲上传到该平台,占所有上传音乐的 34%。
据IT之家了解,今年夏天,一支名为 Velvet Sundown 的团队发布的 AI 生成歌曲在 Spotify 上获得了超过百万次的播放,之后其中一位成员将其形容为一场“艺术恶作剧”。
音乐人 Ed Newton-Rex 表示,AI 生成歌曲的数量激增,是推动少数几首 AI 音乐上升的关键因素。他认为,AI 音乐的快速传播,尤其是在数量上大幅度扩展,是其流行的原因之一。他还提到,现如今 AI 音乐在网上的泛滥,给人类音乐人带来了巨大的竞争压力。
AI 音乐的质量也已大幅提升,Deezer 的研究显示,97% 的受访者无法分辨 AI 创作和人类作曲的音乐。Newton-Rex 表示:“现在可以公平地说,你无法区分最好的 AI 音乐和人类作曲的音乐。”
不过,AI 音乐的成功并非仅仅因为其质量,传播平台的便利和一些针对性的技巧也起到了关键作用。博客“Jack Righteous”推荐用户通过 DistroKid 等分发平台来获取 AI 音乐的版税收入。DistroKid 是一个帮助创作者将音乐上传至主要平台的分发服务,随着 AI 音乐数量的激增,一些平台的政策也更加宽松。
Chris Dalla Riva 指出:“现在几乎所有的 AI 音乐都不是通过传统唱片公司发布的,而是由个体创作者在家中制作并上传到这些分发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