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揭秘 AI 生图模型为何叫 Nano Banana:最初仅用于占位,爆火后“转正”

抖音秀 热点资讯 6

11 月 6 日消息,今年下半年,谷歌的 AI 生图模型 Nano Banana 一瞬爆红。11 月 5 日,谷歌官方揭晓了其名字的来历:原本只是一个深夜临时想出的“占位符(placeholder)”,结果因为网友们太喜欢,谷歌干脆顺势采纳。

在最新一期《Made by Google》播客中,产品负责人 David Sharon 表示,这款模型的正式名称其实是 Gemini 2.5 Flash Image。当时,一位名叫 Nina 的产品经理为了让用户在 LM Arena 基准网站上匿名测试模型,需要输入一个临时名称。凌晨两点半,她灵光一闪,随手写下了“Nano Banana”。没想到模型很快在网上爆红,用户纷纷用这个有趣的昵称称呼它,于是谷歌决定正式沿用。

Sharon 透露,团队甚至在 Gemini 应用内加入了多个香蕉图标,用来标示这款模型出现的位置,可谓彻底“玩上了梗”。

谈到技术亮点,Sharon 表示,真正让他惊讶的是模型在还原人物面孔方面的准确度。能让生成的角色真的像本人,而不是一个“AI 生成的相似版本”,正是这款功能迅速走红的原因之一。

他还提到了一些在全球范围流行的创作趋势:例如源自泰国、仅 90 个词的“人偶”提示语、宝丽来拼贴风照片,以及修复老家庭照片的玩法。同时,他强调了生成式 AI 图像的安全措施 ——Gemini 生成的图片都带有可见水印和隐形的 SynthID 标记,以确保来源可追溯。

对于第一次体验“Nano Banana”的用户,Sharon 建议先从简单入手。在 Gemini 应用中可以直接使用现成模板,例如风靡一时的“人偶”玩法:上传一张照片,就能看到自己化身新形象。之后,还能继续尝试不同服装、场景或年代风格,探索更多玩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