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度高达0.45μm!首台自主研发新型核级过滤材料成功应用

抖音秀 热点资讯 5

10月31日消息,据媒体报道,中国核电旗下秦山核电主导的“核电厂一回路及其辅助系统水过滤器滤芯研发项目”继完成秦一厂1μm滤芯、秦三厂5μm滤芯以及秦二厂部分系统在线试用之后,精度高达0.45μm的自主研发纳米级芳纶滤芯在秦二厂反应堆换料水池和乏燃料水池冷却处理系统正式投入使用。

芳纶滤材作为一种新兴的核级过滤材料,以其卓越的性能脱颖而出。它具备耐高温、耐辐射的特质,能够在极端恶劣的核环境中稳定工作;其强度之高,足以承受各种复杂的压力和应力;化学适应性良好,可与多种化学物质和谐共处而不发生不良反应;杂质析出少,有效减少了过滤过程中的二次污染。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其有机材料特性为放射性废物的最小化处理提供了有力支持,符合核电行业绿色、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此次成功研发的0.45μm芳纶滤芯,其精度相当于头发丝直径的百分之一。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研发团队从材料改性这一核心环节入手,展开了艰苦卓绝的技术攻关。他们成功攻克了芳纶纤维表面功能化处理、纳米级纤维定向排布等关键技术难题,在分子链层面精心构建起多维网状结构。

这一创新举措有效解决了传统工艺中孔径分布不均的顽疾,使得滤芯的过滤效率大幅提升,达到了大于99.5%的高性能目标,为核电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了坚实保障。

该滤芯的成功应用,具有深远的意义。它不仅实现了高精度核级滤材的自主技术突破,打破了国外技术的垄断,提升了我国核电行业的核心竞争力;还成功解决了传统玻纤滤材出硅、木浆纸滤材使用寿命短等长期困扰核电行业的难题,降低了运营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

这一重大成果的取得,得益于秦山核电的牵头引领,以及浙江大学、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珠海菲泊过滤材料有限公司等单位的紧密合作。各方共同构建了“有组织科研+有组织成果转化”的产学研深度融合模式,实现了从滤材配方研发、滤纸生产制造到滤芯性能评价的全流程自主可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