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月 26 日消息,据上海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消息,全球首个海上千方 PEM 槽及制氢系统的全功率测试于 10 月 21 日启动。该系统由申能集团投资企业氢晨科技及其子公司氢盛能源联合自主研发,标志着我国海上绿色氢能装备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据介绍,这款针对海上漂浮式平台设计的大功率 PEM 电解槽及制氢系统,具备离网运行、防腐蚀、抗风浪和轻量化等特性,可在恶劣海洋环境下长期稳定运行。整个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每小时制氢量达到 1000 标准立方米,是国际上产能最大的海上漂浮平台 PEM 电解槽及制氢系统。
该系统专为海上漂浮式平台定制,核心性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附其四项核心技术创新如下:
产能与材料革新:采用新型材料和高可靠封装设计,将 PEM 电解槽产氢能力提升至 1000 标准立方米 / 小时,满足大规模制氢需求;
极致轻量化设计:通过集约化和模块化架构,整体重量仅为传统碱性制氢系统的 1/6,适配海上平台承重限制;
海洋环境自适应:针对海上晃荡环境开发专属稳定系统,可有效抵抗海洋波浪影响,确保恶劣条件下长期稳定运行;
智能低耗运维:实现远程智能控制和无人化运维,同时直流电耗低于 4.3 千瓦时 / 立方米,动态响应时间缩短至 5 秒,完美匹配海上风电功率波动,达成“风电-制氢”协同一体化。
据上海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介绍,中国气象局评估,海上风能技术可开发量达 27.8 亿千瓦。而截至 2025 年 6 月底,我国海上风电累计并网装机容量仅为 4420 万千瓦,电力输送成本高成为制约深远海风电开发的核心瓶颈。
此次下线的大功率 PEM 制氢系统,为该痛点提供了解决方案:将海上风电转化为氢能输送,成本可降低 30% 以上(相比传统海底电缆),且输送距离越远经济性优势越显著。另外,该系统将于明年在申能海南 CZ2 海上风电平台进行示范应用,方案有望成为深远海风电资源利用的主流技术路线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