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第一长洞已发现52具熊猫化石 追溯至约1400年前

抖音秀 热点资讯 4

10月26日消息,据媒体报道,贵州绥阳双河洞第24次国际洞穴科学考察成果发布会近日在双河洞国家地质公园举行。

会议宣布,双河洞最新探测连通长度已延伸至439.7公里,继续稳居亚洲第一长洞、世界第三长洞的位置,其纵深仍保持中国第三。

在地质遗迹方面,科考人员在尚未连通的北部洞穴系统中新发现一处规模较大的石膏与天青石沉积洞道。该发现进一步证实,次生硫酸盐矿物在双河洞区域广泛分布,也暗示硫酸作用在巨型白云岩洞系的形成过程中具有重要促进作用。

古生物研究方面取得显著进展。科考专家在双河溶洞群中陆续发现了晚更新世“大熊猫-剑齿象动物群”化石的新个体,种类与数量均有增加。具体包括:大熊猫个体新增6具(累计达52具)、剑齿象1具、犀牛2具、鬣羚7具。目前,双河洞已发现52具大熊猫化石,成为全球发现大熊猫化石数量最多的地方。尤为引人注目的是,本次科考发现了4具较为完整的羚牛个体,这在中国尚属首次。

此外,科考人员在一处竖井中集中发现了大量具有明显人为扰动痕迹的骨骼遗存。经实验室分析确认,这些骨骼为“烧骨”,其年代可追溯至约1400年前,为研究该地区古代人类活动提供了重要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