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2日消息,央视报道称,一张照片就能生成一段带货视频,如今已经做到了完全可以以假乱真的地步。
近段时间,网络上一些商家利用AI技术仿冒带货,让消费者们难辨真伪。
记者体验了一下,用一张照片生成一段带货视频。短短几分钟的时间,记者手里的矿泉水就变成了红酒,身上穿的T恤衫就变成了西服,还实现了纯正的英文带货推销。
奇安信安全专家接受采访时表示,原来的制作成本非常高,需要专业的机器和人学习几个月的时间,才能达到一些看起来也不太真实的画面。
现在通过AI大模型的帮助,它已经完全可以做到画面非常非常逼真。
其实它最厉害的地方是口型同步,包括头发、面部表情、光线都保持了原来的一致性,这是一个非常厉害的地方,已经完全可以以假乱真了。
不过,令人担忧的海思,技术上的迭代升级,让AI仿冒内容的防范难度更大。
目前,我国生成式人工智能产品用户规模达2.3亿人,各种纷杂的人工智能生成信息让人眼花缭乱,有时难辨真假,这也给行业监管和平台治理提出了新的挑战。
文章来源:
快科技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23467321@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已特别标注为本站原创文章的,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