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0日消息,对于国内新能源车企订单“注水”的做法,《新华网》今天发文痛批此行为。
文章指出,车企订单“注水”,带来多输结果。对消费者而言,虚假信息干扰了他们的判断,可能选择并不适合自己的产品。从行业来看,若“刷单”比潜心研发产品能更快获得市场,可能会形成“劣币驱逐良币”的生态,侵蚀整个行业的创新动力。
汽车行业的竞争,归根结底是技术、产品与服务的竞争,而非“数字游戏”。随着消费者日益理性、监管日趋严格,“注水”订单的生存空间必将越来越小。
车企若继续沉迷于“小订神话”,终将面临信任崩塌与市场反噬。只有聚焦用户真实需求、持续提升产品力,才能在新能源时代的淘汰赛中脱颖而出。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9月,工信部等六部门联合启动了为期三个月的汽车行业网络乱象专项整治行动,重点打击包括夸大和虚假宣传在内的违规行为。
市场期待构建更透明的监督机制,如推动订单数据与最终车辆上险量、完税证明等指标进行交叉比对,公示真实交付数据。对订单数据长期存在巨大偏差、且无法作出合理解释的企业,进行必要的惩戒。
文章来源:
快科技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23467321@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已特别标注为本站原创文章的,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