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轨道交通正式迈入 600 公里时代,16 号线二期、6 号线支线二期开通

抖音秀 热点资讯 7

9 月 28 日消息,9 月 28 日 11 点 18 分,深圳地铁 16 号线二期、6 号线支线二期开门迎客。至此,深圳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达 609.6 公里,车站 428 座。预计路网客流吸引能力进一步增强,旺季高峰单日客流或将达到 1100 万人次。

地铁 16 号线二期起自既有大运站,终至园山西坑站,全长约 9.54 公里,设车站 8 座,园山居民可抵达大运及坪山枢纽,通勤和出行效率将大幅提升。

6 号线支线二期起自既有光明站,终至光明城站,全长约 4.95 公里,设车站 3 座,市民往返光明科学城与福田中心区的通勤时间将大幅缩短。其中光明城站采用双岛四线同台设计,乘客无需上下楼层折返就能换乘,车站 A、B 口步行 5 分钟到达光明城高铁站。

新线开通后,16 号线全线工作日早晚高峰时段(7:30—9:00,17:30—19:30)行车间隔为 4 分 50 秒,其他时段行车间隔 7 分 30 秒,周末及节假日行车间隔 6 分钟。其中,园山西坑站将在 23 点全程末班车后加开 3 列到黄阁坑站的半程末班车,发车间隔为 10 分钟,最后一班半程车发出时间为 23 点 30 分。

6 号线支线全天行车间隔 7 分 43 秒,其中,深理工站将在全程末班车后于 23 点 25 分,加开 1 列到光明站的半程末班车,保障夜归人回家。

值得一提的是,16 号线二期是粤港澳大湾区首批装配式试点地铁线路,地铁共有 3 座全装配式车站,是目前全国装配式车站数量最多的运营线路。其中,大康站是内支撑体系下,国内最大的全装配式地铁车站。

相比传统现浇模式,3 座装配式车站共节省钢材 800 吨、木材 600 方,减少建筑垃圾 90%,碳排放降低 30%,施工人员从 200 余人减少至 40 余人。

此外,地砖铺贴机器人 24 小时作业,工效提升近 20 倍;应用智能环控系统,全线系统节能 35% 以上;列车采用永磁牵引系统,可节能 20%~30%;应用轻量化设计,列车每年节电 9 万度,减少碳排放 90 吨。

查询获悉,年底深圳还将迎来 4 条地铁新线投入运营。其中 13 号线一期北延已进入空载试运行阶段,5 号线西延、8 号线三期和 11 号线二期也已通过项目验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