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消息,武汉大学宣布,该校集成电路学院杨培华课题组在聚合物固态电池领域取得新进展。
课题组通过构建新型阳离子-两性离子聚合物电解质,为发展安全、高能量密度的固态电池提供了新的思路,成果发表于《德国应用化学》。
聚合物电解质因界面相容性好、易规模化加工,成为固态电池核心材料,但传统产品长期面临痛点:锂离子与阴离子共迁移、传导依赖极性官能团,导致电导率与迁移数双低;单离子导体虽提升迁移数,却因锂离与聚合物链段的强库仑作用限制电导率,二者兼顾成为实用化关键难题。
杨培华课题组创新构建阳离子-两性离子聚合物电解质,通过原位聚合离子液体与两性离子单体实现突破:阳离子基团锚定TFSI-阴离子以提升锂离子迁移数,磺酸根基团促进锂盐解离并增强传输,完美兼顾高迁移数与高电导率。
该电池展现出卓越电化学稳定性,已成功驱动无人机,为安全、高能量密度固态电池发展提供新路径。
文章来源:
快科技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23467321@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已特别标注为本站原创文章的,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