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最短单日之一:8 月 6 日地球比平时提前 1.32 毫秒完成自转

抖音秀 热点资讯 7

9 月 19 日消息,科技媒体 NeoWin 昨日(9 月 18 日)发布博文,报道称由于地球自转加速,2025 年 8 月 6 日再次出现“短日”现象,地球比平常提前 1.32 毫秒完成自转,成为 2025 年最短的一天之一。

这一现象虽无法被人类感官察觉,却能通过原子钟和天文台对遥远类星体的观测精确捕捉,并提前预测。类星体距离极远、相对静止,充当了“宇宙灯塔”,为测量地球真实自转周期提供了参照。

注:日常生活中的“一天”指太阳日 —— 两次日出或正午间隔约 24 小时,而地球相对于恒星自转一周为恒星日,约 23 小时 56 分 4 秒。

由于地球在自转同时还沿轨道公转,需要多转 1 度才能让太阳回到相同位置,因此太阳日比恒星日多出约 4 分钟。

地球自转长短受多种短期因素影响。大气风是最大变量,尤其当高速气流撞击山脉时,会轻微减慢自转。北半球夏季(6 月至 8 月)风速较低,因此这段时间的日长往往最短。此外,洋流循环、地幔运动以及月球的潮汐作用也会在不同时间改变地球的转速。


长期来看,气候变化引发的极地冰盖融化将水分输送至赤道,改变地球质量分布,从而像舞者伸展手臂般减慢自转。大规模地震等事件也会重新分配质量,影响转速。与此同时,月球的引力拖拽海洋,使自转能量转移到月球轨道,日长在数十亿年间逐渐增加。

事实上,专家们已经观察到地球自转自 2020 年以来稳步加速。根据 timeanddate 的数据,目前有记录以来最短的一天是 2024 年 7 月 5 日,比平时短 1.66 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