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6日消息,时速350公里的高铁,速度是高速公路120公里/时限速的近3倍,但乘客在加速阶段几乎感受不到汽车起步时的“推背感”。
这一现象并非偶然,而是高铁在动力控制、车体设计与轨道技术上的综合优势所致,背后藏着精密的工程逻辑。
中国铁路官方进行了科普,核心原因在于加速度的精准控制。“推背感”本质是人体对加速度变化的感知,汽车急加速时加速度可达0.5g以上。
而高铁速度虽快,但加速度却不高,以复兴号为例,从静止到时速350公里需持续加速接近7分钟,速度变化更平缓,人体内耳的前庭系统难以察觉这种缓慢的速度提升,自然不会产生明显的推背感。
即便遇到上坡路段,高铁也能凭借强大的动力,无需提前冲刺。
此外,高铁采用分散式动力系统,动力装置分布在多个车厢底部,而非集中在车头,加速时牵引力均匀作用于整列车体,避免了车头“拖拽”车厢造成的顿挫感。
平顺的轨道与先进的减震技术同样关键。高铁轨道采用无砟轨道技术,误差控制在毫米级,且轨道下方的弹性支撑层能吸收震动。
文章来源:
快科技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23467321@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已特别标注为本站原创文章的,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