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5日消息,今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物所”公众号宣布,近日,该研究所王峰研究员团队联合意大利的里雅斯特大学研究人员在光催化氢气异裂领域取得重要进展,实现了常温氢气异裂。
相关成果于北京时间9月5日在国际学术期刊《科学》发表。
据介绍,加氢反应是化学工业中的重要反应之一,约25%的化工反应过程至少包含一步加氢反应。
加氢反应的核心之一是氢气活化,包括均裂和异裂两种机制。
其中,氢气异裂指的是把氢气裂解为带正电荷(质子)和负电荷(氢负离子)的两个氢物种。
氢气异裂产生的活性氢可以使得一些重要化工产品的生成速率提高,并减少副反应。
但氢气异裂一般需要高温和高压,会增加反应能耗,并且氢气容易爆炸,这样就增加了安全隐患。
如何在常温条件下实现氢气高效异裂成为科学家们探索的目标。
本工作中,研究团队提出将光生电子和空穴用于构建空间邻近正负电荷中心的思路,实现常温条件下氢气异裂。
该研究攻克了构建空间邻近的电子和空穴束缚态这一关键科学难题,在利用电子-空穴对催化氢气异裂的同时,有效避免了因空间邻近而发生电子-空穴复合的问题。
文章来源:
快科技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23467321@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已特别标注为本站原创文章的,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