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月 14 日消息,英国埃克塞特大学的研究人员彼得・考克斯(Peter Cox)和玛格奥・马尔尚(Margaux Marchant)在研究中发现,云层反射阳光能力的减弱可能是近年来全球变暖加速的重要原因,而这一现象与二氧化硫(SO₂)污染的减少密切相关。
考克斯指出:“自 2001 年以来,全球变暖的三分之二可能是由于二氧化硫的减少,而非二氧化碳(CO₂)浓度的增加。”这一结论颠覆了传统认知,传统认知认为二氧化碳增加是全球变暖的主要驱动力。
据了解,该研究团队通过分析 2001 年至 2019 年的 CERES 卫星观测数据,发现地球反射的阳光比例 —— 即反照率(albedo)持续下降,导致地球变得“更暗”,从而增加了地表吸收的热量,加剧了变暖趋势。虽然冰雪覆盖减少、海冰消融以及云量变化等因素都可能影响反照率,但考克斯和马尔尚的分析指出,云层本身变暗是最主要的原因。
工业排放和船运活动中的硫酸盐污染可增加云中水滴密度,使云层更加明亮,增强反射作用,这也是“海洋云增亮”地球工程方案的理论基础。然而,近年来全球普遍减少了高硫燃料的使用,空气中的二氧化硫浓度随之下降。研究人员进一步研究了云层亮度的下降是否与二氧化硫污染水平下降的地区相对应,结果发现确实如此。这一研究成果已在本月初的埃克塞特气候论坛上做了初步展示。
英国雷丁大学的劳拉・威尔科克斯(Laura Wilcox)在评论该研究时指出,这一发现释放了积极信号。如果云层变暗主要是因为二氧化硫排放的减少,而非由于二氧化碳引发的云反馈效应导致气候敏感度(即大气二氧化碳增加引起的变暖幅度)高于预期,那么当前的额外升温可能只是短暂现象,而非长期趋势。
不过,威尔科克斯也提醒,研究所用的二氧化硫污染数据自那以后已有更新,且近期还有两项研究认为反照率下降主要是云量减少所致,而非云本身变暗。她坦言,导致地球“变暗”的真正驱动因素仍存在学术争议。
尽管如此,威尔科克斯表示,她自己的研究同样支持空气污染减少在近期全球变暖加速中的关键作用,并倾向于认为这种影响是暂时的。研究团队和相关学者正持续跟进更多数据,以厘清污染控制、云层变化与全球气温上升之间的复杂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