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曝光电动自行车非法改装一条龙:时速 100km/h、续航 200 公里,甚至推背感也没问题

抖音秀 热点资讯 7

7 月 12 日消息,电动自行车以其经济、便捷等特点,已成为人们日常短途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但有些地方,电动车自行车非法改装形成了“一条街”甚至“产业园”。

对此,央视记者进行了走访调查,发现不少商家在短视频平台直接打广告,销售电动自行车改装方案和设备,“改电机时速可达 100 公里”“装上高功率电池可续航 200 公里”“推背感都能给你整”。

广西南宁多个电动车摩配市场几乎都有门店提供“全套服务”,称电机、电池、刹车都能改,甚至部分门店还提供买车、改车、上牌“一条龙”服务。

注: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五部门组织修订的强制性国家标准《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已于 2024 年 12 月 31 日正式发布,将于今年 9 月 1 日起实施。新国标完善了电池组、控制器、限速器的防篡改要求,有望从源头控制非法改装。

央视表示,如果你在网上直接搜索“电动车 + 改速”,找到的都是各地打击违规改装电动车的报道,但要是把搜索关键词换成“电动车 + 控制器”、“电动车 + 电机”,则会出现大量相关推广链接和直播销售渠道。

央视记者在调查中还发现,电动自行车门店都知道新规将在今年 9 月 1 日起实施,甚至暗示记者,最好在 9 月 1 日之前能改的都改了。

多年来,电动自行车非法改装问题一直没有得以根治,这背后有哪些监管难点?下一步如何展开全链条打击?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王鹏认为,除了一些消费者对出行速度有需求外,生产销售违规电动车和配件几乎不受监管,改装行为则由各地市场监管部门负责,这种在 A 地生产 B 地销售甚至通过互联网向全国扩散的模式,给监管带来极大挑战。

王鹏表示:因为咱们基层的监管资源比较有限,检查的时候反正是没了,但检查一结束或者罚完了,威慑力不足,之后那又开始搞。从相关技术角度来说,比如说我们防篡改技术,可能不是很过关,他很容易给破解了,我觉得这可能都是目前的难点问题。

王鹏建议,针对目前存量国标车改装难题,未来逐步制定淘汰时间表的同时,可以要求其相关零部件“赋码生产”,严查产业链中流入非法改装渠道的产品。

王鹏称:海量的存量车,得有明确淘汰时间表,另外也可以提供以旧换新,根据你的车辆的情况、购买时间,车况能抵消一定的金额去买符合新国标的车辆。产业链,包括售卖、生产、维修,都能统一赋码进行溯源管理,看你整个生产销售全链条到底有没有违法改造。对于违法违规门店,还是要有加大惩处力度。如果以处罚为主,它就是个经济账,其实可以吊销执照,形成震慑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