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港美股要交20%个税了吗 税务通知密集发送

抖音秀 热点资讯 12

今年3月以来,不少投资港股美股的中国居民收到当地税务部门通知,被提示自查个人境内外所得并及时进行纳税申报。在社交平台上,部分纳税人发帖称已赶在6月30日前按照20%税率完成了跨境投资收入的个税缴纳。

炒港美股要交20%个税了吗 税务通知密集发送  个税 第1张

中国对全球征税一直有法律依据。然而,相比往年,今年相关的纳税及补税通知更为密集、覆盖面更大,通知形式包括短信、电话等。多位税法人士表示,中国对个人境外所得征税的法律依据没有变化,但过去执行力度有限。随着CRS(共同报告标准)的落实和技术进步,全球征税的执行力度加大是趋势。多数收到通知的纳税人会被追溯三年内的境外所得及纳税情况。

律师认为,今年3月以来收到补税通知的跨境投资者增多,可能与年度汇算清缴期窗口、反避税政策加强、资本外流管控强化以及技术手段进步等多个因素有关。例如,许先生在今年6月中旬接到北京市某区税务部门电话,要求他申报纳税并到税务部门进行线下“约谈”。许先生自述自2022年起持有境外资产,但此前没有收到过类似提示。最终,由于他的港股投资亏损且存款利息低于1000元人民币,无需补税或支付滞纳金。

事实上,我国全球征税一直有法律依据,居民个人有义务主动对境外所得申报纳税。根据《个人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居民个人的应税所得包括中国境内和境外取得的收入,其中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和偶然所得适用20%的比例税率。境外所得部分不与境内所得合并,分别单独计算应纳税额。

国家税务总局服务热线工作人员介绍,对于居民个人港美股等境外资产的投资收入,主要分为财产转让所得和股息、红利所得,二者均适用于20%的比例税率,申报纳税时间是取得所得的次年3月1日至6月30日。

多位法律人士表示,过去我国全球征税的执行力度相对有限,近年来有明显加强趋势。今年尤其3月以来收到补税通知的跨境投资者增多,可能与多个因素有关,包括年度汇算清缴期窗口、反避税政策加强、对资本外流管控强化以及技术手段进步等。

去年以来,多地税务部门针对中国居民境外收入申报纳税问题发文,一方面进行科普,另一方面则加强风险提示。例如,湖北、山东、上海、浙江等地税务部门宣布依法对取得境外收入未申报的纳税人开展风险应对,并展示了典型案例。

除此之外,《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对在中国境内无住所的个人境外所得给出的纳税“豁免权”在今年年初迎来首批到期日。根据《个人所得税法》,居民个人包括两类:一是在中国境内有住所的个人,二是无住所而一个纳税年度内在中国境内居住累计满一百八十三天的个人。所谓纳税“豁免权”,简单理解,自2019年1月1日及之后算起,若无住所个人连续6年在中国境内每年累计居住天数都满183天而且没有任何一年单次离境超过30天,则从第7年开始将要为境外所得纳税;如果6年中有任何1年上述条件中断,则第7年继续免缴个人境外所得税。

许多税法人士认为,一国对应税居民境外所得征税是大势所趋,中国严格按照相关政策法律进行征税是必然趋势。高朋律师事务所律师李隽彦提示,对税务局已通知的补申报、补缴纳,居民个人应尽快按相关要求完成,否则将面临每日万分之五的滞纳金。

在社交媒体上,面对投资港股、美股等境外收入申报纳税,尚未收到税务部门通知的网友仍存在“侥幸”心理,有些选择观望等待,有些则表示将另择开户券商以避开CRS框架。还有部分网友想要配合税务部门要求对境外收入申报纳税,却对申报纳税的流程和细节存在疑惑,包括申报范围、境外预扣税款抵扣、港/美股投资收益纳税区别、盈亏抵扣规则、纳税币种选择、可追溯期限等。

在中国内地税收居民跨境资产安排需求增加、税收征管力度不断加大的背景下,投资者报税意识还有待加强,相关实施细则也仍有待明确和优化。多位受访人士建议,纳税人可以更多关注如何合法享受税收优惠,比如了解中国与其他国家或地区之间的双边税收协议、优化境外投资渠道等。同时,居民个人应该尽量完善境外资金的合规动作。


标签: 个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