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月 17 日消息,央视新闻今天中午播出的节目中,曝光了一种形式为“网店发错货”的新型诈骗。
根据北京市公安局刑侦中队介绍,在这类新型电信网络诈骗手段中,诈骗分子通过开设网店,故意发错货或寄送劣质商品,再以“售后补偿”为诱饵进行引流,诱导消费者脱离官方平台私下交易,最终实施诈骗。此类骗局已在淘宝、抖音、快手等多个知名平台出现,发案数量呈快速增长趋势,警方提醒广大消费者提高警惕。
报道提到了一件具体案例:市民李先生在某平台给孩子买玩具,收到的却是一包小苏打。联系客服后,对方让其扫描快递盒内的售后二维码,脱离平台进入私下聊天界面。
北京市公安局刑侦中队十支队总队长单丹进一步介绍,有的当事人下单的是落地风扇,结果店家发来了手持风扇;还有人本想购买蓝月亮洗衣液,结果店家发来的是质量稍低劣的洗衣液。虽然这些消费者选择的购物平台和店铺各有不同,购买的商品也是五花八门,但收货时却都是货不对版,只能联系客服申请售后。
单丹表示:“客服引导你,说可以退款,有一定的补贴,补贴可能比原来的价格还要高,但是得去他的微信公众号,微信里有客服跟他聊天,说您可以做一些任务领取补贴,比如看视频、做小游戏。”
从报道中获悉,此类骗局具有明确套路如下:
诈骗分子先在知名平台开设网店,售卖U 盘、小风扇、大米等日常商品;
随后故意发错货或寄劣质品,等待消费者投诉;
接着以“售后理赔”为由,引导消费者扫描私人二维码、添加微信,脱离平台监管;
最后通过“刷单返利”“投资盈利”等利诱手段,以及“账号冻结”“法律追责”等恐吓方式,诱骗转账。
当前在平台上开设店铺需要提供相应的证件,而这些涉诈店铺的营业执照、法定代表人身份证均是通过非法渠道购买的,“几百块钱”就能完成全套手续,注册完之后也直接扔掉。
北京警方透露,这类诈骗发案数量近期呈快速增长趋势,仅某平台一家,最近一个半月,就发现并关停涉诈风险店铺一万六千家。针对当前电商平台频发的“假理赔真诈骗”的电诈案件,北京警方将加强对此类犯罪上下游灰黑产犯罪的打击力度,并会同市场监管、网信、税务等部门开展联合执法,敦促互联网企业落实反诈责任,提前发现“问题商铺”,尽早降低涉诈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