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饿了么、京东和美团三家外卖平台企业被市场监管总局、中央网信办等五部门联合约谈还不到两个月,外卖平台大战又拉开了帷幕。
刚刚过去的这个周末,阿里和美团放出了大量大额外卖红包券,全国人民都在疯狂点外卖,致使美团App一度陷入瘫痪。另一边,新茶饮品牌“爆单”,店员直呼“做不完,根本做不完!”
资本市场上,受大量订单刺激,五大新茶饮品牌7月7日单日市值增长达175亿港元。外卖平台美团单日市值蒸发110亿港元。
外卖平台杀疯了
外卖平台的“红黄”大战暂告一段落后,2025年下半年的第一周,新一轮的外卖大战,在猝不及防间突然开打。
7月5日晚间,阿里和美团放出了大量大额外卖红包券,其中包括“满25减24”、“满15减15”等多张无门槛外卖券。在“闪购”平台上,淘宝推出了新人专享的“满18减18”红包。
周末、酷暑两大“利好”的助攻,让阿里、美团订单暴增。7月7日,淘宝闪购联合饿了么宣布,淘宝闪购日订单超过8000万,非餐饮订单超过1300万单。美团于6日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7月5日晚23时左右,美团即时零售单量突破1.2亿单,餐饮订单更是超过1亿单。
淘宝闪购是2025年5月2日上线的,自上线后其订单量持续猛增。短短3日,淘宝闪购日订单数超过1000万单,至5月底增值超4000万单,6月底超过6000万单。新一轮外卖大战开打后短短几日,淘宝闪购日订单数已超过8000万单。
订单猛增的背后是淘宝闪购的“大撒币”。7月2日,淘宝闪购宣布将在12个月内直补消费者及商家500亿元,通过发放大额红包、免单卡、官方补贴一口价商品等方式给消费者带来优惠、便捷的服务和体验。同时,给商家店铺上线店铺补贴、商品补贴、配送补贴等优惠。
本轮外卖平台大战,淘宝闪购将矛头对准美团。
在2025年上半年,京东上线外卖业务,也将矛头也指向了美团。4月21日,京东发布《致全体外卖骑手兄弟们的公开信》、美团发布《关于已辟谣谣言被某平台再度利用的说明》,直接挑起“二选一”的争议。
到6月18日的京东媒体开放日上,京东宣布外卖日订单量突破了2500万单,品质餐饮门店入驻超过150万家,全职外卖骑手规模超过了12万人。面对京东的冲击,美团王兴公开回应,“将不惜代价赢得竞争”。
“红黄蓝”外卖大战的情形,似乎似曾相识。2015年,美团与饿了么、口碑、百度外卖正面硬刚,发起肉搏战。当年都给予了用户大幅优惠。饿了么为了承担高额的烧钱竞争,引入了被美团拒绝的阿里巴巴的投资,并于2017年被阿里全资收购。
最终,差距被越拉越大的口碑和百度外卖选择了放弃抵抗,最终外卖市场的竞争形成了美团和饿了么双雄争霸的局面。
十年后,京东以“鲶鱼”之姿进入外卖市场,直面美团的竞争。淘宝闪购的加入,让新一轮外卖大战再次成为“三国杀”。
新茶饮玩家赢麻了
外卖平台的新一轮大战,让新茶饮品牌们赢麻了。
在阿里、美团大战开打后,消费者们熬夜点外卖、点奶茶。海量用户涌入各大App,美团App因“用户下单量突破历史峰值,触发服务器限流保护”而一度陷入瘫痪。
新茶饮品牌们则纷纷爆单。红星新闻报道称,有店长自称其门店预约超过了3000单,一天把半年的库存都清完了。齐鲁晚报援引古茗某店员的说法称,“现在点单几个小时也做不出来,不论是线上外卖还是线下单,都要等。”
资本市场上,五大新茶饮品牌的表现远远跑赢大盘。茶百道收涨11.04%,总市值157.52亿港元。单日单日市值增长15.67亿港元。蜜雪冰城收涨5.74%,总市值达到2063.2亿港元。单日市值增长112.1亿港元。奈雪的茶收涨3.95%,总市值26.98亿港元。单日市值增长超1亿港元,沪上阿姨收涨5.68%,总市值148.65亿港元,单日市值增长8亿港元。古茗收涨6.15%,总市值656.38亿港元,单日市值增长38亿港元。
粗算下来,五大新茶饮品牌,单日市值累计增长达175亿港元。相当于单日增长了一个茶百道。
海量的订单也让外卖小哥赚得盆满钵满。有外卖员称自己一天送了127单,赚了1700多元,即使是40度的天也不舍得休息。
值得关注的是,过去的2024年,新茶饮品牌中除了蜜雪冰城、古茗外,多数玩家的日子并不好过。
如奈雪的茶2024年营收下降4.7%,经调整净利润由2023年的盈利2090万元变为2024年的亏损9.19亿元。茶百道2024年营收同比下降13.8%,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58.55%。沪上阿姨2024年营收下降1.9%,单店每日GMV下滑12.1%,归母净利润也下降了15.2%。
不知此番新外卖大战,是否会将一众新茶饮品牌拖出业绩亏损、下滑泥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