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6万人撑起“探店达人”新兴职业:为线下商家增收超1333亿元 规范化仍是重要议题

抖音秀 热点资讯 8

“即便是没有太多粉丝的普通人,也可以把探店变成一份自己的事业。”在12月17日的“抖音生活服务开放日”活动上,抖音生活服务内容与创作者平台负责人黄毅用一组数据显示了探店这个新职业形态发展的情况。

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1月,抖音平台上超过336万人靠探店获得收入。其中,在年销售额50万元到500万元之间的达人中,粉丝量1万以下的达人占比超过了57%。今年以来(截至11月15日),达人通过探店为线下商家带来了总计超1333亿元经济收益。

“从目前的增长来看,酒旅游玩的(探店内容)增长最快。”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黄毅指出,平台的生活服务领域主要分为餐饮、酒旅游玩以及包含线下零售商超、丽人等综合品类,“明年,我们整个平台也会有计划进一步加大在酒旅游玩领域达人上的投入。”

抖音生活服务内容与创作者平台负责人黄毅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杨昕怡 摄

在探店达人规模扩大的同时,规范化成为了业内的重要议题。抖音生活服务内容与创作者平台策略负责人陈海峰表示,平台在2023年推出行业首个探店规范,约束探店中各个主体的行为。今年,平台又在信用分的基础上,上线保证金、违约金等机制,提高达人违规成本。2024年以来,平台累计处置违规达人4000多人,清退低质高产机构123家。

超336万人借此获得收入,探店达人何以成为新职业?

“从‘北漂’开始,我换了一份又一份的工作⋯⋯探店是我(‘北漂’)这20年来收入最高的工作,而且它让我觉得非常有创造性、成就感,是不再像一个螺丝钉的工作。”活动现场,一位来自北京的抖音探店达人分享了自己拍摄探店视频的故事。

今年7月末,生活服务体验员被官方认证为最新一批的新职业之一,越来越多的人和上述这位卖过红酒,做过房产中介、导游的“北漂打工人”一样,加入到了探店的队伍中。

《2024年抖音生活服务探店数据报告》指出,截至2024年11月,抖音上有超336万人靠探店获得收入。其中,粉丝量10万以下的达人获得了91%的探店收益;在年销售额50万元到500万元之间的达人中,粉丝量1万以下的达人占比最多,为57%。

图片来源:报告截图

今年下半年,劳动经济学会数字经济专委会课题组对抖音上3000多名探店达人进行了问卷调研,深入研究探店达人新职业形态发展现状。

会上,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周晓光分享了该项研究的结论。他指出,探店达人背景构成多元,在年龄、个人职业身份和学历背景等要素上体现出了充分的包容度。

从整体规模和年龄分布来看,抖音平台上今年探店达人的规模同比增长33%,中青年群体构成了主力,40岁以下探店达人占比近80%。

在地域分布上,四线及以下城市的探店达人占比最多,达30%。

图片来源:报告截图

活动现场,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互联网法治研究中心主任刘晓春表示,达人探店这一新业态在扩内需、稳就业、惠民生等方面可以发挥重要作用,发挥了数字平台的生态优势,利用数字经济去赋能实体经济。

数据显示,2024年达人探店为线下商家带来了总计超过1333亿元经济收益。其中,探店达人帮助近144万个中小商家增收超过425亿元。

低质内容成治理关键,抖音如何规范达人探店?

“我们从品类上分为三个大类,大家熟知的餐饮、酒旅游玩还有包括线下零售商超和丽人等的综合类。从目前的增长情况来看,酒旅游玩的(探店内容)增长最快。”黄毅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平台在明年会进一步加大对酒旅游玩领域的探店达人投入。

《2024年抖音生活服务探店数据报告》显示,酒店住宿为达人探店销售额贡献度最高的细分行业,前三名中的另外两个细分行业分别为景点票券和火锅。

图片来源:报告截图

“对于餐饮行业,我们的核心也是激励达人参与创作,推动大家就近消费,助力小店经济发展。明年我们也会进一步对类似‘人间烟火’的活动进行投入。”黄毅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

随着抖音平台上探店内容增多,虚假宣传、低质创作等问题也逐渐开始显现。陈海峰介绍,平台在2023年推出行业首个探店规范,规范探店中各个主体的行为。今年,平台又在信用分的基础上,上线保证金、违约金等机制,提高达人违规成本。2024年以来,平台累计处置违规达人4000多人,清退低质高产机构123家。

在平台对内容的治理方面,黄毅表示,在严厉打击虚假宣传的同时,批量同质化问题也备受平台关注,“这是我们今年重点治理的方向,目前我们内部一些相关指标已经达到了‘腰斩’,明年也会加大对这一方面的治理力度”。

对此,刘晓春提出建议称,面对互联网新业态,运用教育引导、劝导示范、指导约谈等包容监管方式,既留足市场主体创新发展空间,同时又要防止失管、漏管,维护市场秩序,让监管有力度更有温度,营造良好的营商和消费环境,促进平台经济高质量发展。

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