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生含金量大幅下降,同事女儿英国留学花了 100 万,回国后连 985 都比不过,最后找了个月薪 6500 的工作,太亏了!
最近听到这么一件事儿,有位网友发文说同事的女儿读完二本后就去英国读研了,每年学费高昂,本以为能镀一层金,没想到回国后面试了好多国企都没成功,最后进了一个月薪只有六千多的私企。同事现在对当初让女儿出国的决定后悔不已。
不少网友提到可能是“第一学历”在作祟。学历歧视,一直是不少求职者心中的隐痛。“第一学历”这个词,在人才筛选中被人为创造出来的。以前学历评估注重最终学历,可近几年,“第一学历”也被纳入了考量范围。对于企业来说,“第一学历”通常考察的是高中毕业后接受高等教育的起点,是专科还是本科,是全日制还是非全日制,是 985 高校、211 高校还是普通本科院校等等。用人单位用“第一学历”选人,主要是为了提高选拔效率。初入职场的应届毕业生,“职场经验”不好评估,企业的人才评价体系只能倾向于学历等指标进行考核。
国内残酷的现实是第一学历歧视相当严重。专科生就好像有了前科案底,怎么努力都难以洗白。普通本科的学生也很难拿到互联网、高科技等行业的入场券,是国内缺乏对人才的评定标准,而学历成了大家唯一都认可的证明。看学历越来越成为企业判断新人是否优秀的最核心标准。走了那么久,经历了那么多,回来却还是被学历歧视。低学历并非官方认定的概念,可在就业市场却成了一道硬杠杠,人才市场中大量求职者的敲门砖没有镶上金边,逆袭之路被堵得严严实实。
就业市场竞争激烈是客观背景,单位提高招聘效率、降低成本也是客观需求,这并不意味着企业在招聘时就可以随意设置门槛,甚至公然制造学历歧视。我们需要从社会观念的改革入手,鼓励多元人才评价体系。
职场就像一场马拉松,“第一学历”优秀可以是加分项,但绝不是必要条件,岗位匹配度才更为重要。学历只是门槛,能力才是在职场畅通无阻的通行证。一旦有了工作经历,再次求职时,企业更看重的是工作经历,比如项目成果、工作业绩等。对于有工作经验的人来说,学历占比只是其中一小部分。
“第一学历”的困境让很多年轻求职者备受挫折。既然客观现实无法改变,那就转变求职思路。当求职赛道竞争激烈时,我们可以往多元方向选择职业赛道。职场人失去应届生身份后,要让学历不贬值,就得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因为成为职场人后,学历不再是人才选拔的重点考察项。
求职本身是双向选择。人才评价体系单一的企业,人才包容性差,即使入职这样的企业,职业发展通道可能也会比较狭窄。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拓宽自己的眼界,这才是职业发展持续转动的永动力。
留学的收益与投入比已大不如前。轻率地考虑留学可能会导致巨大的经济损失。在现在的留学风潮中,留学不再是学霸们的专属,更多地变成了一种名利“镀金”的过程。对于富裕家庭来说,留学可能只是一种纯粹的消费行为,追求的是豪华体验,对回报并不怎么考虑。而对于中产家庭而言,留学更应该被看作一种投资,需要考虑留学带来的投资回报率。
为了开拓视野而选择留学,要当心回国后可能面临就业难、发展缓慢等问题。在考虑留学时,一定要慎重权衡经济投入和可能带来的回报。或许在国内事业有成之后,花一个月的时间去外国游学,留下美好的记忆,未尝不是一个好的选择。
留学只是赋予你能力,但赋予能力的多少,还要看你如何对待留学,以及你原本的能力。努力学习和偷懒摸鱼的人,得到的东西肯定不一样。留学的意义除了学历上的表面提升,更多的是开拓眼界,那种完全靠自己在异国他乡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多少钱都买不来的。就像毛塔·拉韦斯特弗说的那样,教育意味着用不同的视角理解不同的人、经历和历史,接受教育,但不要让你的教育僵化成傲慢,教育应该是思想的拓展、同理心的深化、视野的开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