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学习方法必知
语文是当前学校教育的重要学科,其重要性体现在,语文素质不仅直接地影响着学生学习其它学科的能力和水平,而且一个人的语文素质,将极大程度地影响着他与社会沟通或自我表达的能力和水平。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中语文学习方法必知,供大家分享。
高中语文学习方法必知:谈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要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除认真备好每一课,讲好每—课,认真把握好教学工件的每一个环节外,更重要的是抓好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在教学中,历届都有一些思想、学习、学习习惯、学习纪律等与一般学生有较大差距的学生,这些学生的智力不差,体力不差,认识能力不差,可就是学习成绩上不去,或上去了稳不住。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分析,我认为:这部分学生主要的问题是没有养成一个适合自己的良好的学习习惯。
什么是良好的学习习惯呢?良好的学习习惯就是能按照教学规律和学习要求逐渐形成的学习习惯。如:自觉地预习、复习,按时完成作业等等。好的学习习惯应该包括所有学生共同具有的习惯和适应个性特点的学习习惯。
作为学生必须养成的学习习惯,至少应包括每天按时起床,按时上学,认真听讲,认真做好记录,积极回答提问,课后按时完成作业,字规规矩矩地写,话清清楚楚地说,课文仔仔细细地读,练习踏踏实实认认真真地完成等等。这些都要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逐步形成和完善,还要持之以恒,养成习惯。
适合个性特点的习惯是什么呢?人与人之所以能相互不同,相互区别,在于人有各自的与其他人不同的生活、行为习惯、个性特点。同在一个班学习,有的学生好动,有的好静,有的长于读书,有的长于运算,有的形象思维生动,有的逻辑推理严密等等。因此,做教师的要站在较高理论基础上,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和良好行为习惯,高中生物,尤其是培养一套适合学生个性特征的习惯,这是因材施教最主要的工作之一。
对于一般学生除应该养成预习、复习的习惯外,还应该养成勤做读书笔记,勤于思索,敢于提问的学习习惯。俗话说:“秃笔头胜过好记性。”做读书笔记不仅能保存资料,帮助记忆。还能促使自己认真读书,培养思维能力,提高思想水平,在学习上要勤于思索,敢于提问题,不要人云亦云,更不能强不知以为知,对各学科所学知识不但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这样,学习才能有所得。
对于好动与调皮的学生,应该重点给予他们约束力和自控力的培养,使之养成集中精力学习的习惯。例如:教师一方面要尽量创造条件(采用幻灯、录音、提问等教学手段)克服他们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另一方面要提示学生努力提高自控能力,提出一些相应的要求。如:要求他们在一节课的时间里,集中5至10分钟的精力,全神贯注地听老师讲课,这样坚待一周或两周,乃至更长一些时间后,再给他们提出更高一些的要求,由5分至10分钟,至15分钟,使他们逐步养成上课认真听讲的习惯,逐步转变他们上课坐不住,听不进去的学习态度。对那些调皮的学生,老师要引导他们认识学习的意义并促使他们抱着一定的目的进行学习。教师自己努力改进教学手段,以生动有趣吸引学生注意力,这样就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他们有目的地进行思维,养成一个好的学习习惯。
对于较内向的学生,教师则应多与他们交朋友,谈心,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鼓励他们大胆地说,培养他们听说的习惯。例如:在教学中,优先抽他们朗读课文,分析文章,答对以后及时给予鼓励,给他们成功的体验,树立他们成功的信心,活跃他们的思维,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对于偏科问题严重,行为智力并不差的学生则应重点针对所偏废科目的特点提出一套学习方案,从兴趣修补到提高成绩,从不自觉到自觉,从有监督—引导—无监督逐步上路,养成各科齐头并进,全面发展的习惯。语文学科偏废的学生,他们绝大部分长于运算,而欠缺形象思维,对识记、背诵尤感困难,教师应做适合学生特点的安排,每周固定早读时间,由家长监督。对要求背诵、默写的篇章段落,教师除教给他们记、背的方法外,还要提出相应的要求,同时加强对学生记忆目的性和自觉性的指导,提高记忆的效果。如:一般学生在20分钟就能识记、背诵的,要求他们能在30分钟至35分钟达到目的。通过这样一段时间的强化训练,学生形象思维的能力就会逐步提高,学习语文的兴趣也就会越来越浓,自然消除了偏废现象。
对于有心理创伤的学生,则应重点培养健康情感,树立他们热爱美好大自然,憧憬美好人生,热爱生活的信念。要求他们认真对待每一天的学习、生活。教师应了解他们的心理,尊重他们的自尊心,不断消除他们的自卑感,调动他们被压抑的积极性,鼓励他们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学习,遇到困难、挫折不退却,不气馁。
学习习惯、行为习惯的培养,在教育学、心理学中属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一个称职的教师要努力开发学生的智力,积极培养学生良好的非智力因素,使智力和良好的非智力因素二者相互影响,相得益彰,真正成为有用之才。
高中语文学习方法必知:易混虚词误用例析
1.毕竟究竟
Www。spEaKKeY。coM
(1)有人说日本汽车比德国汽车更舒适,也有人说德国汽车比日本汽车更稳重,但这究竟只是个人的不同感受,购车人还是要亲自驾驶一下才能作出判断。
(2)比如说,歌颂呢,还是暴露呢?这就是态度问题。毕竟哪种态度是我们需要的?
Www。spEaKKeY。coM
“毕竟”用在肯定句中,强调原因或结果;"究竟"可以用于疑问句中,追究事情的本相,而"毕竟"不能。例中两词应互换。
2.大抵大概
(3)我们鲁镇的习惯,本来是凡有出嫁的女儿……夏间便大概回到母家去消夏。
(4)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这虽然与死者毫不相干,但在生者,却大概只能如此而已。
“大抵”能表示数量范围,有“大半”“大部分”之意,而“大概”却只是表示约数。在表示估计语气的时候,“大抵”重在肯定,“大概”重在猜测。两例中的“大概”都应换成“大抵”。
3.何况况且
(5)语法知识是每个人都必须具备的,况且你这个搞编辑工作的人。
二者都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但“何况”还有以下用法,即它引出的后分句重在与前分句构成对比,用甲烘托乙,表示甲如此,乙更是如此。例中“况且”应换成“何况”。
4.径直径自竟自
(6)他这样迟疑时,思想又上了相反的两种循环起伏的老路,所以提起笔来又放下,不能径自写下去,高中生物。
(7)没有人教他,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他径自学会了画画;又没跟家人商量,竟自辞职办起了一个书画社。
“径直”修饰动词表示动作行为不间断;“径自”表示某一个人或某一方面单独做某事,多含贬意;“竟自”,竟然,多用于表现人们对某人做事的结果感到意外。例(6)中的“径自”应换为“径直”;例(7)中的“径自”“竟自”互换。
Www。spEaKKeY。coM
5.未免不免
(8)他是刚进车间的新工人,做起活来未免慢一些。
(7)老吴不免太不会说话,本来挺简单的事叫他弄复杂了。
“未免”同一些词语搭配表示前面所说的情况不合适或对某种过分情况的不以为然,含有委婉批评的意味。“不免”表示某种结果在客观上不可避免,上述两词应互换。
6.格外分外
(10)得知儿子今年春节不回家,他心里分外不高兴。
(11)战斗经验告诉他,现在分外需要头脑清醒和冷静的思索。
二者都有“更加”“特别”的意思,但“分外”后面不用否定式,也不能修饰一般动词,“格外”不受这些限制。上述“分外”均应换为“格外”。
7.约略大约
(12)今年美国宣布找到了迄今为止人类所知的最遥远的“邻居”--距离地球约略130亿光年的微型星系。
“大约”可指数量或时间。“约略”多指心理活动,有“稍微”“稍稍”的意思,表示某种感觉隐约粗略,如“对于那篇文章的意思,我已经约略知道一些”。例中的“约略”应换为“大约”。
8.尔后而后
(13)我和老丁共事多年,退休后,他回了广东老家,而后再无消息。
(14)积累了丰富的素材尔后才能写作。
“而后”,表示紧接着上面的动作去做。“尔后”,从此以后。
9.鉴于由于
Www。spEaKKeY。coM
(15)由于省实验中学推广普通话的成效,我校已参照他们的经验,制订了实施办法。
“由于”表示原因或理由;“鉴于”,感觉到,考虑到,有借鉴或吸取教训的意味。例句表示借鉴经验,应用“鉴于”。
10、还是或者
Www。spEaKKeY。coM
(16)先去北京,或者先去上海,或者先去广州?
二者都表示选择,但是“或者”只能用在陈述句中,不能用在疑问句中;“还是”则相反,即使用在陈述句中,也仍含有疑问语句,如“我也搞不清楚他是先去的北京,还是先去的上海。”
11.因为由于
(17)因为美国的《2003年国别人权报告》对包括中国在内各国人权状况进行了歪曲和指责,因此,我们也不得不发表《2003年美国的人权记录》帮助美国把美国的人权记录补上。
二者都表示原因。但“因为”常和“所以”搭配,不能与“因而”,“因此”搭配,否则,造成语义重复;“由于”可以。“因为”可以用于后一分句,“由于”不能。
12.不但……而且不但……反而
(18)张某在反贪局的同志找他谈话时,不但不如实交待自己的贪污受贿问题,而且大吵大闹,装出一副很廉洁的样子。
两种格式都表示意思的递进,但后者一类句子里的“不但”后边一定是否定格式,“反而”后边是肯定格式;前者的后边均为肯定格式。
实战演练:选出下列各句横线处应填入的正确词语。
1.我就是要问问董事长,对于我们工人的条件(A、毕竟B、究竟)是答应不答应?
2.他在生人面前都不习惯讲话,(A、况且B、何况)要到大庭广众之中。
3.后来雇用的女工,(A、大概B、大抵)非懒即馋,或者馋而且懒,左右不如意。
4.他上课乱说话,老师还没批评他几句,他竟(A、径直B、径自)离开了教室。
5.预计中国代表团在雅典奥运会金牌榜上会超越实力强劲的美国和俄罗斯,这(A、
未免B、不免)太乐观了。
6.您老能亲自来观看演出,我们(A、格外B、分外)欢迎。
7.据统计,河南省栽植泡桐(A、大约B、约略)二亿株,农桐间作面积达一千万亩。
8.必须敌情、地形、人民等条件都利于我,不利于敌,确有把握(A、尔后B、而后)动手。
9.(A、由于B、鉴于)去年江水泛滥的严重教训,工程局组织力量加固了堤岸,采取了一系列防范措施。
10、她到现在还没拿定主意报文科(A、或者B、还是)理科。
11.建议那些高出一批控制线分数不多的考生,最好不要报考省内的重点院校,(A、
因为B、由于)我们山东的重点院校仅有几所,而且多数考生又愿意就近不就远。
12.被囚多时的伊拉克前总统萨达姆写给大女儿的亲笔信不但没能如愿传达
(A、而且,B、反而)被抹黑了三分之二,总共剩下17个单词能看得懂。
答案:1.B2.B3.B4.B5.A6.A7.A8.B9.B10、A11.A12.B
高中语文学习方法必知:古代汉语判断句有哪几种类型
文言句式包括:判断句、被动句、疑问句、否定句、词序(倒装句)、成份省略(省略句)和固定结构(习惯句式)。除了“疑问句、否定句”之外,其他叫特殊句式(指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在古代汉语中,判断句一般是以名词或名词短语为谓语而表示判断的。判断句是对人或事物表示断定,断定人或事物是什么、属于什么的句式。
1判断句的类型
1.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者,……也)
2. 此帝王之资也。(……也)
3. 柳敬亭者,扬之泰州人。(……者,……)
4. 刘备天下枭雄。(……,……)
(这四种是由“者、也”表判断的类型)
5. 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者也)
6.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乃)
7. 马超、韩遂尚在关西,为操后患。(为)
8.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则)
9. 即今之缧然在墓者也。(即)
10.巨是凡人。(是)(是在先秦以前只做代词用,不表判断)
1判断句常见用法
文言文判断句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基本上不用判断词"是"来表示,而往往让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直接充当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其句式有如下几种表示法:
“......者,......也。”这是文言判断句最常见的形式。主语后用“者”,表示提顿,有舒缓语气的作用,谓语后用“也”结句,对主语加以肯定的判断或解说。如:“陈涉者,阳城人也。”(《史记.了涉世家》)
“......,......也。”判断句中,有时“者”和“也”不一定同时出现,一般省略"者",只用“也”表判断。如:“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资治通鉴》)
“......者,......。”有的判断句,只在主语后用“者”表示提顿,这种情况不常见。如:“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者也。”在句末连用语气词“者也”,表示加强肯定语气,这时的“者”不表示提顿,只起称代作用。这种判断句,在文言文中也比较常见。如:“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无标志判断句。文言文中的判断句有的没有任何标志,直接由名词对名词作出判断。如:“刘备天下枭雄。”(《赤壁之战》)另外,在文言文中有时为了加强判断的语气,往往在动词谓语前加副词“乃、必、亦、即、诚、皆、则”等。
需要注意的是,判断句中谓语前出现的“是”一般都不是判断词,而是指示代词,作判断句的主语,而有些判断句中的“是”也并非都不表示判断,“是”在先秦古汉语中少作判断词,在汉以后作判断词则多起来。还有,肯定判断谓语前加的副词和否定判断谓语前加的否定副词 “非”,都不是判断词。
1判断句常见形式及例句
1、主语后面用“者”表示停顿,谓语后面用“也”表示判断,形式为:“……者,……也。”例如:
①魏公子无忌者,魏昭王少子,而魏安?王异母弟也。 ②臣之所好者,道也。
2、主语后面不用“者”,只在谓语后面用“也”,形式为:“……,……也。”例如:
①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 ②梁,吾仇也。
3、有些判断句,“者、也”全不用。例如:
①晋鄙??宿将…… ②刘备天下枭雄……
4、用“乃”“为”“即”等表示判断,也是常见形式。例如:
①今公子有急,此乃臣效命之秋也。 ②臣乃市井鼓刀屠者……
③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曰颜佩韦、杨念如、马杰、沈扬、周文元,即今之?然在墓者也。
5、用“是”作判断动词,文言中也有,但起步较晚。例如:
①巨是凡人…… ②问今是何世……
③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高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