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沉迷手机爸爸逼他连玩17小时 老师说孩子需做心理辅导 “反向教育”要把握好度

抖音秀 224 0

  一方面要清朗网络、游戏环境,严格建立防未成年人沉迷系统,另一方面则需要建立起矫正未成年人沉迷网络的救助体系。

  近日,广东深圳一男孩沉迷玩手机,爸爸“反向教育”监督他连续玩手机17个小时。视频内容显示,男孩坐在椅子上,不时变换姿势,有些痛苦地玩着手机。另一段视频中,男孩已经躺在椅子睡着了,但又被叫醒,让他继续玩手机。据报道,对于自己的“反向教育”方式,爸爸称效果不错,儿子已经认识到了错误,并用英文写了保证书,但自己这样做是有前提条件的,孩子平时成绩不错,挺听话的,经常跟爸爸去户外,体能也不错,不建议其他家长轻易尝试这种方法。

  

儿子沉迷手机爸爸逼他连玩17小时 老师说孩子需做心理辅导 “反向教育”要把握好度  沉迷 手机 第1张


  虽然男孩爸爸已经强调这只是适合自己的反向教育法,但这一教育方式还是引发了热议,有网友认为能“以毒攻毒”,让孩子认识到错误;也有人质疑这一方式有些粗暴,可能难起到真实效果,孩子写了保证书,但并不能保证他之后不再沉迷。

  如何让孩子适当乐于其中而不沉迷玩手机,这是家长们必须修读的一课,也是社会需要求解的课题。我国家庭教育促进法要求,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合理安排未成年人学习、休息、娱乐和体育锻炼的时间,避免加重未成年人学习负担,预防未成年人沉迷网络。

  但在如何预防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方面,不少家长缺乏正确的方法。实际上,这需要家长多陪伴孩子,在陪伴孩子过程中,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与广泛兴趣。面对沉迷游戏的孩子,家长要反思自己的家庭教育,不要急火攻心想“一招制胜”把孩子从沉迷中拉出来,还应该多以陪伴教育帮助孩子。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齐鲁制药集团总裁李燕建议,全面停止向未成年人提供网络游戏服务。这得到不少家长的支持,但从现实看,治理未成年人沉迷游戏,很难“一禁了之”,而是需要监管部门、游戏平台与家长各司其职。监管部门要严格督促游戏平台落实防沉迷规定,压实游戏平台的责任,不能让防沉迷系统形同虚设,家长要切实履行监护责任,多花时间陪伴、教育、引导孩子。

  毕竟,即便禁止面向未成年人提供游戏服务,如果家长不履行监护责任,未成年人还是可用父母或其他成人长辈的账号玩游戏。作为家长,不能只把责任推给监管机构与游戏平台,而很少反思自己的问题,或者寄希望于能有什么“妙招”,让孩子戒掉手机。

  部分没有合法资质的戒网瘾机构由此出现,这些机构采取的“矫正”措施,基本上就是高强度体力劳动,甚至是棍棒体罚,被“矫正”的孩子由于无法承受体罚就“承诺”不再打游戏。有的家长看到孩子经过“矫正”后变乖了,认为“矫正”很有效,而这种“矫正”往往并不科学,过一段时间后,孩子又沉迷游戏,还有的孩子出现严重的心理问题。

  就像上文提到的连玩手机17小时的“反向教育”,如果这一场景出现在某家戒网瘾机构中,想必会被认为是对孩子进行不让睡觉的精神折磨,所以这种教育方式需要把握好尺度。可以理解家长面对孩子沉迷其中的焦虑,为此,一方面要清朗网络、游戏环境,严格建立防未成年人沉迷系统,另一方面则需要建立起矫正未成年人沉迷网络的救助体系。不能让家长独自面对这一问题,而需要学校、社区成立公益机构,招募专业人员,与家长一起采取符合孩子成长规律的做法,通过陪伴教育、生活教育,让孩子摆脱网瘾。

  红星新闻特约评论员熊丙奇

  父亲让儿子玩手机17小时,儿子不淡定了,老师说孩子需做心理辅导

  开学季过去了1个月,关于孩子玩电子产品的信息太多,其中一条吸引了不少家长热议。

  

儿子沉迷手机爸爸逼他连玩17小时 老师说孩子需做心理辅导 “反向教育”要把握好度  沉迷 手机 第2张


  一

  广东深圳的黄先生让孩子通宵玩手机17个小时,不间断,不能睡觉。原因是:凌晨1点半,黄先生发现儿子偷玩手机,还没有睡觉,很生气。

儿子沉迷手机爸爸逼他连玩17小时 老师说孩子需做心理辅导 “反向教育”要把握好度  沉迷 手机 第3张


  黄先生想用这种方式告诉孩子:沉迷手机游戏是错误的方式,每个时间段就应该做正确的事情。

  黄先生拍摄的视频显示,在8日早上7点半时候,儿子身穿蓝色校服,拿着玩手机,不过精神头还很足。到了中午1点半,他握着手机坐在椅子上睡着,黄先生把孩子叫醒。

  晚上6点半,孩子就精神萎靡不振,放下手机,睡眼惺忪地吃了晚饭。做完作业后,孩子还做了一会运动,看了会纪录片。11点半,被长辈拉去睡觉了。

  整个视频看完以后,不少家长开始议论,有的家长同意孩子父亲的理念:以暴制暴。不过也有不少质疑和不认可的声音。

  黄先生表示儿子目前在读四年级,平时的成绩较好,平时做完老师和父母布置的作业后,孩子有半小时的自主娱乐时间,周末则是更多自主时间。

  父母不是属于完全控制孩子的那种情况。孩子整体身体素质比较好,没有存在暴力情况。

  不过,在这个视频发出去以后,孩子一夜之间成了学校的“名人”,同学们的看法也影响了孩子的心情。孩子认为同学们的调侃是取笑,觉得很丢脸,老师已经在给孩子做心理健康辅导了。

  赞同的家长表示:简单粗暴的方式可以让孩子懂得克制自己的行为

  家长表示:

  大多数孩子都没怎么有自律性,让他一次性玩到厌恶再也不想碰也不失是一个好办法。

  孩子需要试错,需要父母用自己的方式告诉孩子正确与否,这根据孩子的性格也可以采用。

  不赞同的家长表示:影响孩子身心健康的事情不能做

  不少家长担忧孩子连续玩17个小时身体受不了,万一没有让孩子学会克制,反而一发不可收怎么办呢?

  不少家长也说:

  发视频让孩子成为同学取笑的对象有失妥当,父母在家教育就好了,弄得人尽皆知对孩子的心理冲击太大,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

儿子沉迷手机爸爸逼他连玩17小时 老师说孩子需做心理辅导 “反向教育”要把握好度  沉迷 手机 第4张


  网络舆论很多成年人都受不了,别说孩子了,保护孩子不受网络影响最重要。

  我记得有一段时间我们家的孩子也是到了晚上,睡觉时间不好好睡觉。有一天晚上我忘记收起平板,6岁的儿子在晚上10点睡觉后,偷偷玩到凌晨4点.

  

儿子沉迷手机爸爸逼他连玩17小时 老师说孩子需做心理辅导 “反向教育”要把握好度  沉迷 手机 第5张


  我起床给他盖被子才发现他在偷玩游戏,第二天开始,孩子就一直说头脑有电击的感觉,昏昏沉沉的。后面带去医院做了好多检查,结果还好。

  从那以后,家里的平板都收起来了,没事就经常带他去公园玩玩走走,差不多有一个月后电击的感觉才消失。这对孩子的健康影响非常大,父母一定要重视。

  家长表示:适合孩子的教育才是最好的

  每个孩子都不一样,家长和学校需要因材施教,不能以偏概全。

  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和敢作敢当的品行是中小学生素质要求。

  新闻的意义在于借鉴,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才是我们应该做的。

  对于新闻里面的父亲,你赞同他的教育理念吗?欢迎评论区讨论。


标签: 沉迷 手机